水利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一、项目场景

春晖数据采集仪是一款专为远程监控与高精度数据采集设计的高端设备,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一)环境监测领域

水质监测:在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环境中,监测溶解氧、pH值、浊度、电导率等水质参数,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空气质量监测:在空气质量监测站,实时采集空气中的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浓度数据,助力大气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监测:监测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为生态保护与恢复提供决策依据。

business-iot1_1.png

环境检测图

(二)工业自动化领域

智能制造:在智能工厂中,连接生产线上的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如温度、压力、流量、振动等,为生产过程的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智慧工厂: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运维,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能源管理系统:监测和控制能源的消耗,如电力、蒸汽、燃气等,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能减排。

business-iot1_2.png

工业自动化领域图

二、项目方向

(一)解决传统数据采集的痛点

传统数据采集设备在环境适应性、数据传输稳定性、配置灵活性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春晖数据采集仪通过集成先进传感器接口技术、高效数据处理模块和多种通信技术,旨在解决以下问题:

通信协议不兼容:支持多种标准协议,确保设备与不同传感器和监测平台的无缝连接。

数据传输不稳定:采用4G-Cat1无线通信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高速、稳定和低延迟。

环境适应性差:设备能够在-40℃~+70℃的温度范围和0~95%RH的湿度条件下稳定运行,防护等级达到IP67。

(二)带来的效果

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通过高精度传感器接口和实时数据处理模块,确保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低功耗设计和高可靠性硬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低于10000小时。

简化部署和维护流程:支持通过微信小程序或专用APP进行无线配置,无需直接接触硬件设备,降低现场部署和维护成本。

提升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支持多种有线和无线通信方式,确保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三、项目技术流程

(一)设计方案

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

描述

主控模块

采用高性能嵌入式微控制器,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支持多种通信接口和协议。

传感器接口

集成多种传感器接口,包括RS-485、模拟数字转换器(ADC)等,适配广泛使用的传感器。

通信模块

支持4G全网通模块,可同时与三个服务器通信,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源管理

具备9~24VDC宽电压输入范围,内部具有电源防反接功能,确保设备在不同电源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存储模块

内置16M存储空间,可扩展,满足5年以上历史数据存储需求。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

描述

蓝牙配置功能

支持通过微信小程序或专用APP进行灵活配置,用户无需直接接触硬件设备。

数据采集与处理

内置高效数据处理模块,能够实时处理海量数据,智能筛选、压缩与存储。

通信管理

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确保数据能够准确、高效地传输到远程监测平台。

用户界面

配备高清晰度显示屏,图形化界面直观展示监测数据,提升用户体验。

(二)架构设计

硬件架构:

主控模块: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负责协调各模块的工作,实现数据的处理和控制指令的下达。

传感器接口模块:连接各种环境参数传感器,采集数据并传输到主控模块。

通信模块:负责数据的远程传输,支持有线和无线通信方式,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源管理模块: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具备过压、过流保护功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和设备配置信息,支持数据的长期保存和追溯。

business-iot1_3.png

硬件架构图

软件架构:

驱动层:为各硬件模块提供驱动支持,确保硬件模块能够正常工作并实现其功能。

数据采集与处理层:负责从传感器接口模块采集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筛选和存储。

通信管理层:管理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确保数据能够准确、高效地传输到远程监测平台。

用户交互层:通过高清晰度显示屏和蓝牙配置功能,为用户提供直观的操作界面和灵活的配置方式。

business-iot1_4.png

软件架构图

 

四、技术方案

(一)功能实现

功能类别

功能实现

描述

数据采集功能

定时采集

用户可设定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设备按预设时间表自动采集数据,并依据通信协议上报至远程监测平台。

触发采集

支持翻斗式雨量计直接接入,当雨量计检测到降雨产生触发信号时,设备立即响应,实时采集记录雨量数据。

数据传输功能

多种通信

方式

支持串行通信RS-485、以太网连接和4G全网通模块,确保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数据完

整性

采用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传输协议,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远程监控功能

实时数据

查询

用户可以通过云平台实时查看设备上报的监测数据,进行远程查询和历史数据导出。

远程配置

支持通过微信小程序或专用APP进行设备参数配置,无需直接接触硬件设备,简化现场部署和维护流程。

 

(二)硬件选型

硬件类型

描述

主控芯片

选用高性能嵌入式微控制器,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接口。

通信模块

采用4G全网通模块,支持多种无线通信标准,确保数据传输的高速、稳定和低延迟。

传感器接口

集成多种传感器接口,包括RS-485、ADC等,适配广泛使用的传感器。

电源管理模块

具备宽电压输入范围和电源防反接功能,确保设备在不同电源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三)软件开发

开发环境

软件开发环境

内容

集成开发环境(IDE)

采用Keil uVision集成开发环境,具备丰富的开发工具和调试功能。

编程语言

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代码的可维护性。

开发流程

阶段

内容

需求分析与设计

明确各模块的功能需求和接口定义,确保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扩展性。

模块开发

分别开发各功能模块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确保各模块能够独立运行并实现其功能。

集成与测试

将各模块集成到一起,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验证各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和系统的整体性能。

调试与优化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四)测试与验证

测试类别

测试项目

测试内容

效果

功能测试

数据采集功能测试

验证设备能够准确采集并显示模拟信号数据,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设备准确采集并显示数据,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数据传输功能测试

验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确保无丢包现象。

数据传输稳定且完整,无丢包现象。

远程控制功能测试

验证所有控制指令均能正确执行,无误操作。

所有控制指令正确执行,无误操作。

性能测试

响应时间测试

平均响应时间小于100ms,确保系统的实时性。

平均响应时间小于100ms,系统实时性良好。

稳定性测试

连续运行72小时无故障,验证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连续运行72小时无故障,稳定性良好。

环境适应性测试

温度适应性测试

在15°C、25°C、35°C温度条件下均能正常工作,无性能下降。

设备在15°C、25°C、35°C条件下正常工作,无性能下降。

湿度适应性测试

在30%、50%、70%湿度条件下均能正常工作,无性能下降。

设备在30%、50%、70%湿度条件下正常工作,无性能下降。